|
售價:450
|
MILLY是我的好朋友,為人正直又有愛心;MILLY他只會推荐好東西!最近我也在找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的相關資訊~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MILLY一向是個理性的消費者,能讓他讚賞的商品不多了!還有去各大拍賣網站RUTEN露天、YAHOO拍賣收集商品資料! |
|
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當今網購市場很競爭,各大購物網為求好業績無所不用其極,殺價毫不手軟。NEIL最近也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包含更進一步圖文資訊的介紹!點擊圖片或文字可以進到更詳細購物推薦網站~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 |
內容簡介 收錄近千張第一手史料 一部中國期刊發展史相當於晚清民國時期之中國歷史進程的縮影。期刊作為一種資訊載體,自十九世紀中葉誕生起,就與整個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等環環相扣,並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中國近現代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輿論走向,制約並規範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理念。 本書介紹了中國期刊的發展脈絡和重點類別,勾畫出清末民初期間雜誌的輪廓,以及文化、文學、戲劇戲曲、婦女等各類期刊的內容與特點。筆者藉五四以來的研究成果,試圖對晚清期刊作更深入的考察,致力探究「戲曲」與「戲劇」的交錯,「舊式期刊」與「新型期刊」的分野,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爭論及其迴響,力求呈現歷史的新舊思潮下,期刊順應著時代變革,方興未艾、百家爭鳴之景象。本書特色 打開圖書館的大門-- 資深圖書館員帶你遊,晚清民國歷史文獻帶著走 作者祝均宙先生身為上海圖書館的資深研究館員,對於晚清民國年間的圖象文獻有深入地研究,全套書收錄近兩千張照片,均為圖書館館藏的第一手歷史文獻。市面上甚少針對圖象文獻這塊領域介紹的書籍,然而本套書的研究不僅範圍廣泛,其一手資料的蒐集更有助於研究的深化。同時,從這些文獻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各個面貌,可以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史料。作者簡介祝均宙 上海圖書館資深研究館員。1948年1月出生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本科學歷,圖書情報學理學士。1972年9月進入上海圖書館。2008年榮退。歷任上海圖書館近代文獻部副主任、歷史文獻中心副主任兼近代文獻部主任、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副館長等職。專事中國近現代文獻整理與研究。專攻中國近現代報刊文獻、近現代新聞小報、畫報和上海近現代城市發展史研究等。先後主持主編了《上海圖書館館藏近現代中文期刊總目》、《上海圖書館館藏舊版日文文獻總目》、《上海圖書館庋藏居正文獻集錄》(九卷本)、《老上海風情錄》(五卷本)、《清末年畫》、《七彩香煙牌》、《中國近代文學大系-史料索引卷》等大型工具書和文獻史料圖書。發表過《近代特種文獻開發研究的戰略思考》、《上海小報歷史沿革》、《中國近現代中文期刊發展脈絡及其特點》、《世紀回眸——「十里洋場」的外國僑民》、《館藏年畫來源暨西方傳教士研究視野述評》、《概述辛亥革命前後在日本出版的中文期刊》、《從西風東漸到強國夢——上海近代體壇》等幾十篇學術論文。詳細資料ISBN:9789868891623 叢書系列:歷史學研究叢書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4.4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史料  內容連載第二節 第一批文學雜誌的誕生及價值
壹、從《瀛寰瑣記》、《侯鯖新錄》到《海上奇書》談起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的大炮、思想和物質文明的不斷浸淫,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先後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變法維新,革命起義,力主實業,提倡教育,廣開言路,興辦報刊,為清末民初文藝報刊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客觀環境和現實基礎,其最直接的「催生」因素不外下述三點:
一、崛起的近代新聞報業乃是文學雜誌誕生的助產士:
自1815 年和1861 年,中國第一份中文雜誌《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和報紙《上海新報》創刊後,中國新聞報業就隨著劇烈動盪的政治環境與變化不定的社會生活,不斷地起伏發展著,至九○年代,一批有影響力的報紙《申報》(1872 年4 月30 日創刊於上海)、《循環日報》(1874 年2 月4 日創刊於香港)、《字林滬報》(1882 年5 月18 日創刊於上海,初名《滬報》,1900 年1 月起改名為《同文滬報》)、《彙報》(1874 年6 月16 日創刊於上海,初名《匯報》,同年9 月1日改為本名)、《新聞報》(1893 年2 月13 日創刊於上海)等已相繼問世。它們除了刊登國內外新聞外,還常在報上刊登一些詩賦、竹枝詞、小品雜文和譯作之類的文學作品,以及開闢一些《雜俎》、《文苑》、《瑣記》之類的小欄目。如迄今為止所見到的第一篇翻譯作品《談瀛小錄》,就是採用志異筆法,將英國喬那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名著《格列佛遊記》中「小人國」的故事,以文言譯文刊登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4 月15 日至18 日的《申報》上。緊接著的4月22 日,該報又發表了由歐文翻譯的短篇小說題為《一睡七十年》(原名:《瑞普.凡.溫克爾》)。正是這些不太引人注意的文學作品與小欄目,為一批不能暢論政治,上達中樞,但又不甘於噤若寒蟬,不滿現狀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抒發自己情感的場所,然而這些場所太小,版面有限,容納不下日漸增多的稿件,且時斷時續,於是各報館另出附刊、增刊、副刊或另辦報刊,如申報館出了《瀛環瑣記》、《四溟瑣記》等,中西日報館發行了《笑林報》,文匯西報館發行了《指南報》,《字林滬報》隨報附送《消閒報》等等,文藝報刊隨之產生。
二、繁榮的近代文學乃是文藝報刊發達的溫床:
清末民初,反映社會現實的譴責小說、問題小說逐漸成為文學潮流的主體。與此同時,革命派、改良派、進步文人紛紛利用自己的輿論陣地,發表了不少理想小說、科學小說、偵探小說、社會小說與翻譯小說,從中反映出反帝反封建、學習西方文明、破除迷信、嚴禁鴉片、提高女權、教育實業、科學救國的多元主題。這些作品大大地刺激了傳奇、演義、劇本、詩詞、散文、戲曲、俗文學等領域的進步與改革,使得文藝報刊的體裁與內涵更加豐富化、多樣化、廣闊化。
三、以租界為特徵的城市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市民文化的需要為文藝報刊的發行提供了廣闊的銷售市場。清末民初是中國封建社會崩潰的前夜,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異常尖銳,一些士大夫階層的知識分子與民眾,對腐朽沒落的封建勢力十分不滿,文藝報刊針砭黑暗,譏諷於寓,適時而生,深受市民歡迎。「上自縉紳,下逮閭閻,以及日東歐美諸幫,遐方殊俗,摩不爭相購致,且時有佳章雅什千里馳書」10,正是市民階層不滿現狀,與報刊文人「以嬉笑怒罵之辭,備興觀勸懲之旨」11,社會現狀與辦報目的對照呼應,使得文藝報刊興盛流行。
文藝雜誌作為有別於報紙的另一種載體,差不多與中國報刊事業同步而起。根據統計,自1872 年至1919 年,全中國出版的文藝雜誌近百種,它們隨著動盪的社會環境,此起彼伏,方興未艾。它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二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872 年至1901 年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是1902 年至1919 年文學雜誌大發展時期。
萌芽時期的頭號象徵是《瀛寰瑣記》的出版。它是近代第一份文學專業雜誌。早在它創刊前,一些重要的綜合性期刊《六合叢談》、《中西聞見錄》、《遐爾貫珍》等已陸續出現了一些寓言、記事散文、雜文、舊體詩之類的文學作品。它們是《瀛寰瑣記》得以出版的前提因素。蠡勺居士就直言不諱地聲稱本刊就是「仿中西見聞錄而更擴充之」12 出版發行的。 看完整內容連載 |
詳細商品說明 |
資料來源:博客來
bb09j1x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